- ·上一篇文章:毛培春:对党忠诚的“无名英雄”
- ·下一篇文章:每天约600名志愿者服务世园会 为游客答疑“说不停”
通讯:黄沙变黄金 中国毛乌素沙地上建起牧民“绿色银行”
中新网鄂尔多斯5月3日电 题:黄沙变黄金中国毛乌素沙地上建起牧民“绿色银行”
记者 李爱平
50岁的敖日格勒站在毛乌素沙地上,望着远处荡漾的湖水、碧绿的青草、垂直的白杨,忽然间感慨万千地说,“做梦都不敢想象。”
敖日格勒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察汗庙嘎查的牧民,2日下午,他对记者回忆说,“小时候这里常年刮风,眼睛都睁不开,想去乌审旗,没有柏油马路,100公里的车程,得走差不多一天。”
图为昔日沙地变今日美景。 李爱平 摄
“打2003年以后,在这片沙地上建起了生物质发电厂后,我们把收割来的沙柳提供给电厂做燃料,每年至少能有两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敖日格勒说,“收入增加了,家里的房子也由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
乌拉也是这个嘎查的牧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毛乌素沙地的环境改变太大了,人们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供孩子上学不成问题了。”
“压根都没想到这片沙地上会有绿色,会有电厂,会有螺旋藻……”52岁的乔金贵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道。
乔金贵是乌审旗乌审召镇中乃村牧民,他的家乡位于毛乌素沙地,他回忆道:“打小起,这里黄沙漫漫,感觉不到出路。”
2003年前后,乔金贵感觉到生活有了转机,他和其他乡亲们除了牧业收入外,还多了一项收割沙柳的收入,每户每年增收1至2万元。
“乡亲们将种植、收割、运送沙柳挣钱的这一产业链,称之为沙漠上的绿色银行。”乔金贵说道,“牧民现在的日子和城里人没啥不同,村民们都奔小康了。”乔金贵怕记者没听清,特意重复了两遍。
乔金贵如今拥有的这一切,与当地企业内蒙古乌审召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沙漠上所做的“治沙—发电—生产螺旋藻”有关。
据当地企业负责人陈玉川介绍,“作为治沙企业,在过去的16年间,我们不仅让寸草不生的毛乌素沙地绿树成荫,还在这里打造了世界首家生物质发电厂,并通过科技手段生产出螺旋藻上市销售,带动了牧民致富。”
能够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并且无后顾之忧的举措是当地企业在这里推行的“三碳经济”模式(即碳吸收、碳排放、碳捕集)。
陈玉川进一步介绍,所谓“三碳经济”就是企业与牧民通过种植灌木治理沙漠进行碳吸收,之后抚育灌木剩余物进行生物质发电实现碳减排,通过捕捉生物质发电所产生的高密度二氧化碳进行螺旋藻生产来进行盈利,最后将获得的资金再用来治理沙漠。这种模式是实现治沙、富民、绿电和生产营养食品的循环经济之路。
让陈玉川兴奋的是,“三碳经济”不仅让当地牧民过上了好日子,还引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关注,截至目前,至少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此参观取经。在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峰会上,毛乌素沙地的“三碳经济”模式得到了肯定。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希望该模式能向有关非洲国家推广,为全球防治荒漠化提供可持续的途径,将人类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变成孕育新能源和优良食品的宝藏。
5月2日在此间举行的毛乌素沙地自然生态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科技论坛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营养院研究所所长李东表示,“通过三碳经济在沙漠上发展螺旋藻产业,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经济,还可以服务中国健康产业,甚至全球健康事业。”
内蒙古乌审旗工信和科技局局长吴建国表示,当地政府将在目前毛乌素沙地治理的基础上,借助“蚂蚁森林”生态反馈模式,组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多方联合的生态科技联盟,组建绿色工厂、生态矿区,实现“植树沙退去,钱自绿中来”的生态建设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