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多国聚焦RCEP下国际仲裁 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司法保障
- ·下一篇文章:市场观潮:奶茶还是适合创业的“第一桶金”吗?
江西立法护航“绿水青山” 生态红利释放“点绿成金”
中新网南昌8月15日电 题:江西立法护航“绿水青山” 生态红利释放“点绿成金”
中新网记者 吴鹏泉
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在中国中部省份江西,从罗霄山脉到武夷山脉,从南岭山脉到九岭山脉,放眼望去满目苍翠、林海起伏,四处散发着勃勃生机。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2021年该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保持全国第二位。近年来,作为中国率先探索林长制改革的省份之一,江西在为守护绿水青山筑牢“法治护栏”的同时,积极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渠道,努力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林长制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
江西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自然禀赋良好,到处青山绿水。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革与林业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江西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面临挑战,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2018年7月,在总结抚州市山长制和武宁县林长制成功经验基础上,江西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林长制。围绕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工作,江西林长制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省林业事业大保护、大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航拍江西上饶望仙峡谷风光,秀峰苍郁峻拔。(资料图) 刘占昆 摄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林业资源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长制的实施,让林业资源保护从林业部门“唱独角戏”,转变为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奏响“大合唱”。
江西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陈金印此前表示,尽管林长制的实施在林业保护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林长设立不尽规范、林长职责落实机制缺乏刚性、林长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不够清晰、林业资源源头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规范、完善和明确,固化形成统一的制度性成果,有效保障林业生态建设。”
为巩固提升江西省林长制改革成果,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林长制改革,实现林长制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今年5月31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西省林长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已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法治保障。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永亮认为,《条例》一方面总结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直面现实问题,提出了符合江西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林长制“江西做法”。
耕好林长制“责任田”落实“源头治理”
走进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村里醒目位置竖着不少林长公示牌,牌上各级林长的姓名、责任区域、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
“我每月都要巡林和不定期检查护林员的履职情况,还要做好增加森林面积及严防森林火灾等工作……”赵钢是武宁县罗坪镇党委书记,也是一名乡级林长。
目前,江西全省共有省级林长9人、市级林长96人、县级林长1257人、乡级林长13248人、村级林长27690人。
林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条例》规定,省级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每年巡林不少于一次,市级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每半年巡林不少于一次,县级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每季度巡林不少于一次。总林长或副总林长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总林长会议,研究解决林长制实施及林业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省、设区的市、县(市、区)林长组织召开林长会议,协调解决责任区林业资源保护发展的重大问题。
有了林长,江西还将林业资源监管重心向源头延伸,组建“一长两员”(基层林长、监管员、护林员)队伍,打造林业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
刘永亮介绍,《条例》对基层林长和监管员、护林员的活动予以规范,充分发挥基层林长和监管员、护林员距离山头近、发现情况早等优势,守好源头、看牢山头、管住人头,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切实落实“源头治理”责任。
50岁的长水村村民石淮兵是江西22381名护林员之一。“我每天巡山4个来小时。”他指着不远处一座山头自豪地说,“我负责村里5万多亩山林的看护。”
江西林业资源网格化管理成效明显。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根据国家林草局下发的卫星遥感判读结果,江西省林业资源违法问题数从2018年的15468个下降至2021年的6036个,违法面积由2018年的5966.9公顷下降至2021年的1955.5公顷,违法林木蓄积量由2018年的210953.6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25946.7立方米。
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点绿成金”
青山环抱、溪水潺潺、树木参天、竹林密集……九岭山脉武陵岩下的长水村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尽享自然之美。
“很多客人来了后,都会说一句‘这里的环境真好’。”看着家乡的好山好水引客来,在外从事旅游业的长水村村民卢咸锋返乡创业,打造了一个康养度假区。“最近生意很好,哪怕是工作日,入住率也能达到80%以上。”
在长水村,吃上“生态饭”的不止本村人,还有来自浙江宁波的邵锋。38岁的邵锋是宁波一家农业公司的技术员,目前在长水村负责其公司的生态农业项目。
“长水村生态环境很好,养出的鱼肉质鲜美,售价比较高,收益也挺可观的。”邵锋说,除了养鱼,其公司还在长水生态循环产业园内种植了果蔬,“这里的游客比较多,前段时间黄瓜、番茄等长出后,就有很多游客过来采摘。”
长水村的“林业+旅游”蓬勃发展,是江西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的一个生动缩影。
记者了解到,推行林长制后,江西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油茶、毛竹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林业产业呈现出总量做大、结构做优的良好态势。
目前,江西省油茶林面积1486万亩,油茶总产值达416亿元,油茶面积和总产值均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竹林总面积达到1765万亩,竹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全省林下经济总规模达到3554.1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1630.1亿元,产业和产值规模均居全国前列。2021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5740多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完)